五行的记载始于

五行的记载始于

中华先祖伏羲氏在法河图、洛书建立先后天八卦的时候(后天八卦应该是文王披露出来的,就像先天八卦图在宋朝时被披露一样),我们会发现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归属于五大类,即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,这就是我们称之为五行的东西。

五行,较好早出现在《尚书·洪范篇》武王与箕子的对话中,五行: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四曰金,五曰土。水曰润下,火曰炎上,木曰曲直,金曰从革,土曰稼穑。润下作咸,炎上曰苦,曲直曰酸,从革曰辛,稼穑曰甘。这是五行的正确出处。

五行的记载始于

五行的较好早记载——《尚书·洪范篇》。

五行在商代甲骨文里面就有萌芽,有基础思想的产生。商代以后就是周,西周的时候开始出现五行学说,箕子说治国实际上有九种方法,叫“洪范九畴”。洪就是大,范就是规范、规则,所以叫“洪范九畴”,是九种大的方略,大的规则,其中排名较好种就叫五行。即水、火、木、金、土。排名较好位是水,排名较好位是火,排名较好位是木,排名较好位是金,排名较好位是土,这是五行在古典文献当中较好早的顺序记载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xiaona66.com/shzs/1748538013593107.html